中国政法大学

报刊:《中国政法大学校报》

内容搜索

标题导航

  • 你得好好学习 还得天天向上

    摘要:诸位,毛主席教导我们说,好好学习,天天向上。除了这句话,我还能说什么呢?!走进校园,第一要务就是学习。象牙塔里有象牙,诸位,可别白跑一趟,有本事把它拿走,再走出象牙塔。你得...

  • 对博士生的课前讲话

    摘要:欢迎并祝贺大家成为政法大学博士生!就学历而言,博士学历是到顶了,是珠穆朗玛峰了,再没有什么更高的学历了。所以你们拼到这一步,不容易!要加倍珍惜这个机会。当然,学历和学问并不...

  • 漫画中的历史:漫画中的抗战

    摘要:抗日救亡运动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杨珂:《打起黄莺儿,莫教枝上啼》,《上海漫画》第八期,1936年12月25日版。蔡若虹:《学生救亡运动的一幕》,高颖、周立、王弘力编著:...

  • 新时期校园文化建设中 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思考与实践

    摘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不竭之源,是中华民族最具特色的精神标识。近年来,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越来越受到党和国家的重视。早在1993年《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

放大 缩小 默认

新时期校园文化建设中 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思考与实践

   期次:第865期   作者:■孙黎萌   查看:46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社会主义核 心价值观的不竭之源,是中华民族最具 特色的精神标识。近年来,优秀传统文 化的传承越来越受到党和国家的重视。 早在1993 年《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 要》中就指出“要重视对学生进行中国优 秀文化传统教育”。2001 年,《国务院关于 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中再次强 调教育内容要“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 优秀传统”。党的十八大更是把传统文 化上升到体系的高度,强调“建设优秀 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弘扬中华优秀传统 文化”。2014 年,中共中央政治局就培育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中华传统美 德进行第十三次集中学习,习近平总书 记再次提出,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 价值观必须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但在新时期、新形势下,高校校园 文化建设中弘扬优秀传统文化面临着 不少问题与挑战。我们只有认真分析现 状,结合当代青年师生的特点和互联网 时代的特色,找准其与优秀传统文化的 “契合点”,才能得到大家的普遍认同, 从而产生强大的向心力和凝聚力,用优 秀传统文化滋养法大校园文化,进一步 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命力和 影响力。最终,实现习近平总书记提出 的“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 展,使之与现实文化相融相通,共同服 务以文化人的时代任务”。
  一、新时期校园文化建设中传承优 秀传统文化的工作思路2014 年,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孔子 诞辰2565 周年时发表重要讲话,强调 要“努力实现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 创新性发展,使之与现实文化相融相 通,共同服务以文化人的时代任务”。在 新时期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中,尤其要落 实这一点,努力结合本校师生的特点和 学校的文化传统,找准传统文化与新时 期校园文化的“契合点”,将传统文化与 马克思主义文化统一于社会主义现代 化建设的实践中。
  (一)在内容上,找准传统文化与新 时期校园文化的“契合点”。
  从内容上讲,一是要对传统文化进 行全面客观地内容选择,将具有代表性 意义的传统文化呈现给学生,包括传统 文化中的主流思想价值观、民族性文化 传统、特色文化艺术等;二是要在扬弃 的基础上选择经典的传统文化著作;三 是要将传统文化与当前的思想价值观 相对比融合,与时俱进地对师生进行文 化引领。
  1、找准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 价值观的“契合点”。我们在校园文化建 设中要让师生充分领会传统文化的精 髓,把它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特别是 个人层面的“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结 合起来,并扩散到其他方面,形成一种 行为价值取向。
  2、找准传统文化与高校德育教育的 “契合点”。认真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的思想精华和道德精髓,大力弘扬以爱 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 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深入挖掘和阐发中 华优秀传统文化讲仁爱、重民本、守诚 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时代价值。
  3、找准传统文化与高校美育教育 的“契合点”。养育了华夏儿女的中华传 统文化对大学生高雅的审美情趣的培 养起着重大的浸润作用。古代优秀的文 学作品、书法和美术作品、中国古典音 乐等都在潜移默化中陶冶着炎黄子孙 的情操。这些,是我们当今美学教育不 可缺少的元素。
  4、找准传统文化与民族情感、个人 情感的“契合点”。尤其是有纪念意义的 传统节日、重大节气等,如清明、端午、 中秋、七夕、冬至等,都是培养学生血肉 亲情,激发学生民族情感的好时机。
  (二)在形式上,融合新时期校园文 化的流行元素。
  长期以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得不 到发展的重要原因就是形式比较单一、 古板,不能引起广大青年学生的兴趣, 或是因为其“规矩”太多、“讲究”苛刻, 致使对之有兴趣的人也望而却步。因 此,我们必须对传统文化的形式进行 “创新型发展”,融合新时期校园文化的 流行元素,用广大学子更为喜闻乐见的 形式来吸引更多人的关注,比如用“传 统服饰”展示来侧面介绍古代民间文化 的演变,或用“传统节日的美食”来吸引 大家关注其背后的文化内涵。
  (三)在传播途径上,借助新时期各 种新兴媒体,营造立体的传播途径。
  古话说“好酒不怕巷子深”,但在如 今信息爆炸的时代,如果再闭门造车, 只能让中华传统文化的瑰宝变得“养在 深闺人未识”。
  长期以来,传统文化的传播都是以 传统媒体为主要途径。新媒体的出现大 大改变了以往的传播格局,由于新媒体 拥有许多传播上的优势,所以给传统文 化传承提供了崭新的模式。新媒体不仅 可以保护和传承传统文化,也可发展传 统文化。当今时代网络技术发展迅速, 也促使了新媒体艺术表现形式越来越 丰富。新媒体具有很强的包容性和兼容 性,它不仅可以综合不同媒体形式,而 且还具有其他媒体无法比拟的优势。新 媒体可以运用虚拟技术、感应技术使艺 术表现更真实、更立体,把艺术欣赏变 为可以参与、体验、互动的过程。
  二、我校在新时期校园文化建设中 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实践近年来,我们逐渐认识到在校园文 化建设中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性, 也将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作为我们的 一项重点工作来推进。结合之前所述的 工作思路,我们在以下几方面进行了探 索和实践:
  (一)建立和健全传承优秀传统文 化的工作机制。
  如前所述,目前在传承优秀传统文 化的工作上,存在各自为政的情况,开 展的工作不少,却并未形成合力。我们 也慢慢意识到这个问题,因此从2012 年,我校党委宣传部就开始着力整合校 内各个机构的资源,形成由党委领导、 校内各部门联动的工作机制,打造传统 文化活动品牌。
  2012 年,党委宣传部首创了“法大 传统文化节”,于每年端午、重阳等中国 传统节日前后举办,迄今已成功举办四 届。“法大传统文化节”从一开始就是全 校联动机制的产物———第一届文化节 由党委宣传部牵头,联合校内传统文化 学社、古琴社、汉服社和345 诗社等多 个学生社团共同举办。2014 年,“法大传 统文化节”的参与单位又增加了人文学 院这一传统文化的学术重镇。
  由于“法大传统文化节”的旗舰作 用,各部门在党委的部署下,也分别开 创了自己的传统文化活动品牌。如2013 年人文学院的“中华文明月”,以“中华 文明通论”的通识课程为起点,充分利 用学院教师和学生的专业优势,打通传 统文化教育的“第一课堂”与“第二课 堂”,吸引了更多师生对传统文化的关 注。又如由中国政法大学教育基金会主 办的“大言诗声———法大诗歌赛”,首届 便征集到了我校同学原创诗歌作品178 首。就连聚集了各国留学生的国际教育 学院都曾举办过“中国书法沙龙”、“中 华文化知识邀请赛”等活动。
  (二)提升传统文化品牌活动的品 质,按照活动等级做好时间部署,做到 “年年有大集、月月有小集”。
  1、年年有大集。每年举办一次“法 大传统文化节”、两次“中华文明月”。这 两个活动被定义为我校传统文化 A 级 品牌活动。他们均由一系列活动组成, 如“幽兰雅韵———京剧专场”、“清秋撷 芳———非遗手工大集”、“千古长歌——— 古琴音乐会”“闲情雅趣———端午文化 游戏会”等。它们是我校最高水平的传 统文化盛会,集中在一个月内形成声势 与规模,让传统文化逐渐深入人心。
  2、月月有小集。在 A 级品牌活动之 外,我们还跟各部门一起联合部署了不 少 B 级活动。它们规模并不大,但各有 特色,且通过有组织的规划,陆续开展, 在校内持续传统文化的宣传热度。如 “汉服展演”、“诗歌朗诵会”、“古诗词比 赛”、“陶笛演奏会”等。
  (三)借助校外力量,引入外部资 源,丰富校园传统文化活动。
  “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 帮”,传承与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亦是如 此。为了弥补我校在传统文化资源方面 的短板,我们积极引入校外优质资源, 丰富传统文化活动,开阔师生视野。
  如我们跟幽兰基金会合作,共同举 办了“幽兰雅韵———京剧经典专场演 出”;与琉璃厂古玩艺术品交易网合作, 共同举办了“非遗手工大集”;与北京曲 剧团合作,引入了曲剧专场演出;与北 京市文联合作,共同举办了“非遗文化 精品晚会”等。
  这些活动不仅让师生不出校门就 可以领略高档次的优秀传统文化活动, 同时也节省了我们的人力、物力、财力。
  三、对我校传承优秀传统文化进一 步工作的思考2014 年3 月,教育部印发了《完善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指 出:“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对于 引导青少年学习更加全面准确地认识 中华民族的历史传统、文化积淀、基本 国情,认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必 然性,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理想 信念,具有重大而深远的历史意义。” 因此,我们任重道远,在校园文化建设 中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进一步工作,应 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将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弘扬列 入学校整体“校园文化建设规划”。今年 是“十三五”的开局之年,我们要利用好 此契机,将传承与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纳 入学校“十三五规划”中来,以此保证传 承传统文化有效、有序的开展。
  (二)给予传统文化传承以有效制 度保障。一是在对师生的教学评价体系 中,加入“传承传统文化”这一考量维 度。二是将传统文化相关的活动开展及 学生社团组织建设纳入到学生工作管 理考评制度中。如此,建立起一个立体 的有效的传统文化传承体系。
  (三)为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弘扬提 供必要的物质保障。优秀传统文化的传 承与弘扬需要特定的空间与物质保障, 更需要必要的经费支持。除基本的保障 性拨款外,还可以设立专项经费,鼓励 全校上下对传统文化的传承进行积极 探索,从而形成良好的氛围。
放大 缩小 默认

中国政法大学 版权所有 

北京华文科教科技有限公司仅提供技术支持,图文与本公司无关

京ICP备12019430号-7

本期已有5986次访问,全刊已有9341926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