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法大学

报刊:《中国政法大学校报》

内容搜索

标题导航

  • 雄关漫道真如铁

    摘要:那是一段血与火、生与死的苦难行军。它绝不是一场“说走就走”的旅程,而是一段雄关漫道的百炼之路。80年前,中国工农红军第一、第二、第四方面军,经过艰苦卓绝的二万五千里长征,在...

  • 从三千里外来见你

    摘要:我对法大的向往,始于两年前。两年前的南国小岛上,在樟树的清香与夏夜的蝉鸣中,一颗名为“法大”的种子便在心中生根。怀着这小小的种子,我不顾家人的反对,抛下全中国最清新的空气和...

  • 你如何看待“终身学习”?

    摘要:今年十月,北京市将迎来“第十二届全民终身学习活动周”。推进学习型城市建设,惠及全民。终身学习,并非单单指坐在教室里奋笔疾书、坐在电脑前笔耕不辍。而是,热爱自然的你,在双休日...

  • 遇见你,很幸福

    摘要:“你未来看此花时,此花与你同归于寂;你既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你心外。”法大,遇见你,很幸福。或许,“早起看人间”是幸福;“发现花未眠”是幸福;在...

  • 城市记忆·北京

    摘要:当下的我们,如何去定义一座城市?以北京为例。如果说去体验一座城市最少需要三天的时间,中秋短短的三天假期就显得有些鸡肋。想去感受诗和远方,若乘一绿皮火车晃晃悠悠十几小时,途中...

放大 缩小 默认

从三千里外来见你

   期次:第899期   作者:■国际法学院16级 尤梦羽   查看:21   

  我对法大的向往,始于两年前。
  两年前的南国小岛上,在樟树的清香与夏夜的蝉鸣中,一颗名为“法大”的种子便在心中生根。怀着这小小的种子,我不顾家人的反对,抛下全中国最清新的空气和和婆娑的椰树,跨越三千公里来到昌平,奔向法大。
  要说和法大的初遇,是对法大校徽的惊鸿一瞥。一把剑、一杆秤,紫金红配上雪白的色调,简单分明却直击人心———法,是击溃黑暗的利剑,是衡量正义的天平,一剑一秤,就这样守护着社会的道德和良知。这般正气凛然令我心动。
  正是这份心动,让我在两年后来到空气干燥的北方,立于法大门前。
  校内最高的建筑是红白的楼宇,和校徽一样。虽是中学时代心心念念的城市,是支撑我走过高考黑暗期的大学,但这并没有消除我初到异地的慌张。身边的植物虽也是翠的,却不是南国绿叶的水润,风一过,连“哗”声都有些干巴巴。都说听觉是与人心贴得最近的感官,此时耳边飘过的不再是南方的温言软语,而是各色方言的大杂烩。这里不再有海风咸腥,天也不是南国的蓝。
  这种不适是多数异乡学子都会遭遇的吧,但我觉得自己很幸运,因为向我敞开怀抱的,是法大。
  可能是因为面积小,法大的迎新显得格外热闹,也格外亲切。短短的校道上,鲜红的条幅、鼎沸的人声、师兄师姐真诚明媚的笑脸,这让一切不适烟消云散。
  眼前的笑脸,耳边的讲解,从外到内,暖到心里。
  就这样,异乡不再冰冷,单独也不再孤单。我们像因本能而洄游的鱼,遵循内心对法的信仰,听从脑海中的声音,汇集于此。无需多言,一见如故。
  在忙翻天的入住和注册之后,我才得以静下心打量法大,这个我为之奔波了三千里路的小小校园。
  在有些拥挤的宿舍楼割开的天空中,偶尔会留下几道飞机云。校道边不熟悉的北方树种,常常让我这个小岛民感到新鲜。漫无目的地在逸夫楼里闲逛,偶尔瞅瞅教室里的师兄师姐。逛着逛着,再被那几座以校训命名的建筑搞晕。
  不仅仅是感官上的体验,我的呼吸,与法大的心跳也在慢慢相合。
  “大学”于我而言一直是个模糊、不甚清晰的概念,法大却将它重新定义了。
  放眼望去,法大并没有多少高大楼宇,没有洋气花园,没有珍贵苗木,没有湖泊清漾川河奔腾。
  但目光中的明亮睿智,课堂上的针砭时弊,图书馆里的油墨香气,操场上的奔跑跳跃,倒是一样不缺,甚至是别有一番风采。
  在这里,一切都如此和谐。
  厚重的历史与鲜活的生命力交融。
  远古的思想与年轻的声音对撞。
  严谨的法律与叛逆的灵魂并存。
  文化的传承与独立的思辨共处。
  相信在这里,我可以找到隐藏的自我。那个曾经彷徨的灵魂,也一定会有安身之处。我不曾明确的未来,在法大的怀抱里也会愈加清晰。
  从小岛来到法大这片大陆,我仿佛海边拾捡贝壳的孩子来到了大海中央。我看到太多未知,前方有惶惑,有迷茫,有惊喜,更有希望。
  在2016年的夏天,在离家三千公里的昌平,有关大学的一切都从这里开始。
放大 缩小 默认

中国政法大学 版权所有 

北京华文科教科技有限公司仅提供技术支持,图文与本公司无关

京ICP备12019430号-7

本期已有5713次访问,全刊已有9304550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