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法大学

报刊:《中国政法大学校报》

内容搜索

标题导航

  • 我校召开2009—2010 学年秋季学期第一次教学工作会议

    摘要:本报讯9月9日下午,我校在昌平校区召开2009—2010学年秋季学期第一次教学工作会议。副校长张桂琳教授、校长助理兼教务处长李树忠教授出席会议,各院、部主管教学工作副院长、...

  • 黄进校长视察我校迎新工作

    摘要:本报讯9月5日是我校09级本科生入学的第一天,上午,校长黄进在昌平校区视察迎新工作,党委副书记兼副校长冯世勇以及学生处等相关部门负责人陪同视察。黄进详细询问了我校今年招生录...

  • 我校举行2009 年第二期处级干部培训班

    摘要:本报讯9月3日,我校2009年第二期处级干部培训班在昌平校区学术报告厅隆重开班。培训邀请了教育部政策研究与法制建设司司长、法制办公室主任孙霄兵教授和第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

  • 让人生之路越走越宽 我校以完善的学生资助体系为学子保驾护航

    摘要:本报讯9月5日上午,在新生报到现场,黄进校长为10名家庭经济困难的2009级新生颁发了“彩虹助学金”并亲切交谈。据了解,学校今年继续拨款10万元设立“彩虹助学基金”,为家庭...

  • 2009 级国防生:不像新生的新生

    摘要:本报讯9月5日,是法大迎新的第一天,在异常热闹的校园里,却可以听见另外一种嘹亮的声音“一二一二一”,伴随着矫健整齐的步伐声。这是我校2009级国防生在由8名08级国防生组成...

  • 同学少年风华正茂 军都秋意山水多情

    摘要:迎新第一线:火车站的法大人又是秋意渐浓的九月,又是迎接各地学子的热闹时节。多变的天气并未影响我校迎新志愿者的热情,大家以饱满的精神为即将注册入学的2009级新生服务。学校不...

放大 缩小 默认

我校召开2009—2010 学年秋季学期第一次教学工作会议

   期次:第647期      查看:149   

  本报讯 9 月9 日下午,我校在昌 平校区召开2009—2010 学年秋季学期 第一次教学工作会议。副校长张桂琳 教授、校长助理兼教务处长李树忠教 授出席会议,各院、部主管教学工作副 院长、副主任、教务秘书和教务处各科 室负责人参加会议。
  会上,李树忠对本学期的教学工 作进行了部署。 新学期,学校本科教 学工作主要包含五方面工作:
  第一,深化法学教育教学改革。主 要包括:1、法学本科人才培养改革。要 明确法学本科人才培养目标,明确法 学本科人才应当具备的知识、素质和 能力,明确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各环 节在知识、素质和能力中的作用,进一 步完善法学专业课程体系,深化法学 实践教学改革,加强实验教学示范中 心建设,对建立独立的实践教学师资 队伍的可行性进行调研论证,探索实 施主讲教师制、教师助手制、学生导师 制等教学组织体制改革,优化法学教 育管理体制,形成完整的法学人才培 养改革实施方案。2、做好实验班和体 改班的工作。要总结法学人才培养模 式改革实验班教学和管理经验,继续 改革和完善教学模式和管理制度,切 实提高培养质量。总结招录体制改革 试点班经验,做好体改班专业实习工 作。
  第二,继续完善人才培养模式。包 括探索实施适合我校实际情况的辅修 二学位制度。进一步完善学分制各项 具体制度,对目前绩点、奖励学分以及 重修等规定进行修订。
  第三,继续推进通识教育改革。包 括:1、优化全校通识教育课程体系,改 革通识教育课程建设机制,建立通识 教育核心课程、重点课程和普通课程 相结合的通识课程体系,对于核心课 程和重点课程实施课程负责人制度, 由学校聘请我校知名教授担任课程负 责人,加大投入进行重点建设,确保知 名教授主讲通识课程,提高通识教育 效果。2、继续加强“两个文明”课程建 设。在建成校级精品课程基础上,进一 步完善师资队伍建设管理机制,着手 进行教材建设,进一步提升“两个文 明”教学效果,使其在素质教育中发挥 更大的作用。
  第四,继续优化教学管理制度。包 括:1、加强学生学习辅导,探索建立教 师与学生的定期联系的导师制。2、优 化学生课堂教学评价指标体系,根据 教学实际,启动学生课堂教学评价指 标体系修订工作,进一步优化学生课 堂教学评价指标体系,使学生评教效 果更加真实地反应教学实际。3、根据 人才培养的实际需要,改革考试制度, 充分发挥考试在人才培养中的作用。 4、改进毕业论文工作,修改毕业论文 管理办法,优化完善毕业论文(设计) 工作的过程控制,从本学期毕业论文 工作起实施毕业论文(设计)体裁多样 化改革。
  第五,继续推进“质量工程”建设 工作。
  对已获批的“质量工程”项目,如 国家级、北京市级特色专业、国家级人 才培养模式改革实验区、国家级、北京 市级教学团队、国家级双语教学示范 课程、北京市法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等项目,要进行科学论证,形成建设方 案,明确建设目标、建设规划、建设体 制和机制、建设内容和措施,通过项目 建设的指导、管理、评审和监督工作, 推进相关项目建设。
  要完善质量工程建设机制,加强 校内质量工程项目的培育和建设。改 变以往被动申报的局面,根据学校发 展目标和发展规划,对校内质量工程 项目进行科学规划,给予资金支持,进 行重点建设,为申报上一级质量工程 项目奠定基础,形成校级、市级、国家 级质量工程项目三级建设机制。
  张桂琳在会上作了重要讲话。张 桂琳首先从责任主体的角度对本学期 本科教学工作要点进行了深入地解 读:
  她强调,对于人才培养目标的凝 炼、培养方案的修订、实践教学的改 革、通识教育的改革、毕业生论文改革 等工作,教务处作为责任主体,要高度 重视,严格地按照各项工作的时间要 求,保质保量的完成工作任务。各学 院、教学部认真配合的工作。
  对于师生联系制度、质量工程建 设工作,要以各个学院为责任主体,教 务处积极配合实施。在对质量工程进 行工作部署时,张桂琳强调,质量工程 作为一项工作平台,其最终的落脚点 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目前学校的质 量工程建设工作工作缺乏有目的、有 重点、有计划的培育工作,制约了我校 质量工程工作的发展。各学院要将质 量工程的培育工作纳入到各学院的工 作重点,有计划的实施,对照工作要 求,做到缺什么补什么。同时对于质量 工程已有的项目各学院要在新学期有 计划地加强建设,学校也要加强对质 量工程项目的检查工作。
  同时张桂琳还要求各学院要创新 教学的方式方法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 极性、扩大本科生国际视野方面发动 教师,多想办法、多下工夫,为提高人 才培养质量积极贡献力量。
  张桂琳还就通识教育的地位与内 涵、实践教学所承载的职能进行阐释:
  她指出,法学人才培养的职业化 目标并不能等同于技术化,职业化同 样需要人文素养的培养,职业化的前 提是通识化。所以必须将通识教育改 革作为教育教学改革的重点。同时在 内涵上, 通识教育是一个丰满的概念, 不能将通识教育简单地理解为文史哲 教育。
  她强调,实践教学所承载的职能, 一方面是进行技能培养,但同时也是 对素养、能力、和人文精神的培养,所 以要坚持不懈地继续强化实践教学。
放大 缩小 默认

中国政法大学 版权所有 

北京华文科教科技有限公司仅提供技术支持,图文与本公司无关

京ICP备12019430号-7

本期已有5731次访问,全刊已有9337502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