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ray ( [ent_id] => 338 [ent_tid] => 1 [gid] => 6 [ent_stat] => 1 [ent_name] => 中国政法大学 [ent_paper_name] => [ent_contact] => 米老师 [ent_dept] => 党委宣传部(新闻中心)校报编辑部 [ent_job] => 执行主编 [ent_phone] => 58909076 [ent_tel] => 58909076(米老师)58909072(刘杰) [ent_fax] => 58909082 [ent_email] => collegenews@263.net [ent_http] => http://www.cupl.edu.cn [ent_province] => 北京 [ent_city] => 市辖区 [ent_area] => 东城区 [ent_add] => 北京市昌平区府学路27号中国政法大学 [ent_begin_time] => 2007-11-15 16:28:47 [ent_end_time] => 2010-05-30 00:00:00 [ent_vip] => [ent_paper_url] => http://upfile.cuepa.cn/data/paper/2021/01/05/20210105220632_277069.jpg [ent_url] => [ent_reg_time] => 2007-11-15 16:13:34 [ent_pub_type] => [ent_ftp_folder] => cuplnewspaper [ent_school_type] => 201 [ent_unit_id] => 1 [ent_from] => [ent_sell] => [ent_hy] => 0 [ent_master_name] => [ent_master_level] => 0 [ent_master_phone] => [ent_master_qq] => [ent_master_msn] => [ent_weixinerweima] => [ent_logo] => [is_gg] => 0 [is_subscribe] => 0 [ent_copyright_file] => [ent_copyright_control] => 0 [ent_hetong] => [is_webopen] => [is_webopen_content] => [is_text_to_audio] => 0 ) 《中国政法大学校报》-中国政法大学

中国政法大学

报刊:《中国政法大学校报》

版面新闻

  • 我与法治中国梦

    摘要:我与法治中国梦   在祖国北方最美的秋季,我进入了梦想中的学 府———中国政法大学,开始了一段全新的学习生活。走进法大,有一种力量在我的心中生根发芽,指引我战胜自己砥砺前行,这便是我心中时刻铭记的法治中国梦。  在去年的五四“青年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来到了中国政法大学这片热土进行考察。他传达给我们的不仅仅是节日的祝福,同时更是为全国广大从事法治工作和法律学习的每一位学子带去了温暖的问候。作为一名普通的大学生,亦是一名行走在入党路上的积极分子,总书记的讲话带给我深深的思考:如何成长为一名高素质的法治人才,如何为伟大的中国梦的实现贡献自己微薄的力量,这些问题都萦绕在我的脑海中久久不能散去。  “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提到的那样,中国的未来属于青年,中华民族的未来也属于青年。青年一代的思想精神状态及其综合素质,是一个国家未来发展的基石与希望,也是一个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体现。每当晨曦来临,都是在提醒我们更当似鹰击长空,以更饱满的热情仰望蓝天。新一代青年胸中热血激扬,要将大好年华融入时代的主旋律,把青春时光汇进祖国的山河。我相信法大的学子,都是立志于做大学问、大情怀的法学从业者,绝不是网上调侃的“大概学学”。于我而言,就是让自己潜心下来学习课本上的专业知识,参与到课堂外的社会工作实践。现如今有越来越多的事物在分散我们的注意力、消磨我们的意志,与其任由时间在这些琐事中流逝,不如将大好时光投入到提升自我的日常学习中,让专业能力扎根于心,综合运用能力外化于形,不枉费自己的青春与国家和学校给予的资源。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作为一名法律硕士,我不仅要保持积极进取的学习态度,更要将本科学习到的知识与未来法学知识相结合,努力地向复合型人才的行列靠拢,丰富自身的综合素质与工作能力。作为一名立志加入共产党的青年,我要从点滴小事做起,树立坚持不懈的顽强精神,积极投身到法治中国梦建设的洪流中去。追忆往昔,若不是那一点点燎原的星火,怎会有今日幸福安康的崭新生活;如果不是那一种坚韧执着的信仰,怎会有今天奋进向前的国家。点滴推进法治,瞬间成就永恒,法律思维的养成并非一朝一夕,法律精神的形成并非一蹴而就。脚踏实地,不忘初心,习近平总书记的教诲将铭记于心,激励我们将新时代的责任与使命落到实处,为实现法治中国梦想而努力奋斗。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全面依法治国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重要保障。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发展,同样带给法治建设更艰巨的使命与要求,而这一切的实现都需要每一位兢兢业业的法律人为之奋斗。全面依法治国的实现,既要着眼长远,定下一个远大而宏伟的目标,更需立足当前打好基础。法治从来无小事,要从一点一滴的实践中紧跟时代的革新。关注法治,就是关注每一个中国人的发展,关注我们祖国每时每刻都在发生着的变化。习近平总书记讲话中还强调,没有正确的法治理论引领,就不可能有正确的法治实践。高校作为法治人才培养的第一阵地,在中国法治建设的过程中,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性。高校是人才密集的区域,关于法治相关领域问题的研究深入而富有体系,通过对复杂的社会现实进行深入分析,科学地提炼出规律性认识,为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提供理论支撑。伴随着“全面依法治国”要求的提出,将社会各个方面的制度建设均带入了新的高度。社会法治发展水平进入了新的阶段,这也就意味着社会对于法学专业学生的要求也随之提高。目前中国的法学教育已经取得了巨大的进步,各部门及高校探索的法治人才培养模式也有许多优秀的经验。但是,中国法学教育和法治人才的培养模式还存在很大的不断成长的空间。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青年在成长和奋斗中,会收获成功和喜悦,也会面临困难和压力。当我们走进法学底蕴厚重的法大校园,“法治天下”的碑文激励着学子们奋笔疾书,“厚德、明法、格物、致公”的校训鼓舞着学子们挑灯夜读。人生能有几回搏,若是意志薄弱,吝啬于付出自己的辛苦,怎能学懂知识、掌握技能,又怎会出类拔萃呢?法学专业是一场持久战,不仅要在学历上勇攀高峰,也要在职业素养上面也要不断增强。学法需要持久的耐心与热情,需要自己的知识与经验双重沉淀。因为法律的实用性较强,与社会生活联系紧密,很多时候能够将专业知识运用到具体生活中,解决不同的问题,从而获得很大的成就感。一分耕耘,一分收获,通过努力拼搏和挥洒汗水,才会在丰收的季节收获有满意的果实。在法大,我们终将逐渐成长成熟,学会如何正确对待一时的成败得失,更加侧重于理性地分析事件,从不同的角度看待问题。在顺境逆境时都不卑不亢,让每一份经历都成为人生的财富。人的一生总要面对无数次选择,就像下棋一样,在黑与白交织的世界里,每向前迈一步,都要经历一次内心的困苦、犹豫、失意而后坚定的成长过程。习近平总书记的嘱托为我们的专业学习指明了方向,学校为我们的全面发展提供了一片沃土。我们享受着优质的教育资源,应该珍惜机会努力学习,争取早日回馈社会。而我希望自己的法学之路可以走的长远并有意义,收获沿途风景的同时感受人生真正的价值。  人民有信心,国家才有未来与力量。随着深化改革开放的推进,人民的幸福感不仅表现在物质资料的丰富上,更多的是体现在公平、平等、正义等权益保障的层面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进入了新时代,离不开法治建设为中国梦的实现进行保驾护航。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作为一名普通的法学专业的大学生,我的初心就是通过发挥专业优势实现社会公平正义,进而推动法治中国的建设。法律信仰是现代法治精神的内核,就是因为怀有对法律的信仰,我们才选择法律专业并从事法律工作。正如美国法学家伯尔曼提到的,法律必须被信仰,否则它将形同虚设。法律从来不是冰冷的,法律永远都保持着人性关怀的温度。一方面要发挥法律的规范作用,又重视发挥道德的教化作用,实现法律和道德相辅相成、法治和德治相得益彰。  告别了本科生涯,我们又站在新的命运十字路口上,出现在我们眼前的是新的生活、新的开始、新的阶段、崭新的研究生生活。面对这一切,我希望自己可以化身为一个骑士,抹掉胸口上的创伤,擦掉昔日的荣耀,整装待发开始新的征途。莎士比亚说过:“时间会刺破青春的华丽精致,会把平行线刻上美人的额角,会吃掉稀世珍宝,天生丽质,什么都逃不过他横扫的镰刀。”我对自己的期许是既然选择了这里,就要坚定自己的理想信念,广泛地充实自己的法律知识,锻炼自己的实践能力,勤勤恳恳踏踏实实地投身于维护社会的公平与正义之中,为法治中国梦的实现积攒力量。

  • 扑克记

    摘要:扑克记   我自诩为嗜梦者,童年的很多记忆会趁我不注意,歪歪扭扭游到梦中长久保留,我对于扑克的认知,也归属于我的童年,化作我的梦。  小的时候,我常常是被迫早早去睡,却会在半夜被细碎而热闹的声音惊醒过来,迷迷瞪瞪在黑暗里摸索着推门,眼睛霎时刺痛,外头灯光大亮,楼下的牌局开场了。几副牌倒扣在桌面上,叠得又高又整齐。一只只手轮流着拂过去,一扇扇牌面逐渐地打开来,一张张纸片铺陈在桌面上,一声声笑语嗔怪流动在人群之间,一丝丝茶雾冉冉地升了起来。拿着牌的主宰者神色严肃地坐着,观牌的非君子们气定神闲地站着看着聊着挤着眉弄着眼谈着天。  也常常见到新年时候饭桌清空又添酒回灯的牌局,不论是年夜饭罢,还是各处拜年,一声方言“打牌噢”就把含着酒气的亲朋们闹哄哄地重聚到一起,牌局在涌动的人群中一圈圈扩大到全村;见到盛夏时节树荫下潭水里摊开的牌局,牌桌和凳子并双脚浸在碧莹莹的清波里,蝉鸣与蛙声伴唱和鸣,阳光从树上落到水里,天地间有横斜疏影和荷花暗香;还见到隆冬时节屈居于小小房间的牌局,空调温度开得老高,隔开整个浙江十万平方公里的森森寒气,出牌人的心如止水,手如拂羽,脸上晕起一团幸福温暖的酡红。  在这里,扑克是每个武义人不可磨灭的生命印记,戳在手上,也戳在心上。  这个小小的城市,距离小商品名扬海外的义乌城,仅仅80公里。它是全中国扑克产业最发达的特色生产基地,从七十年代的小试生产,到九十年代积极进行技术改造,到如今形成多元化一体的扑克密集产业链成为经济支柱产业,这里的扑克年销售量达到12亿副,已经占据了全国的55%,更有甚者建立起完备齐全的销售网络,走出国门,远销世界各大洋洲。这里数十家工厂里的流水线在日夜不息地运转,各个知名品牌的产品正在被派送往五湖四海,而每家每户的橱柜里,都少不了存着几摞垒起来的盒子,密密麻麻地塞满了各式各样花纹品类的扑克牌。  而这种发源于古代叶子戏的传统艺术,于此间大众的生活里,也在生生不息地发扬。上至八十岁老人,下至六岁小孩,谁都是耳濡目染着打牌长大,谁都能玩上几副牌。爷爷辈的牌技从农忙时的田埂上学来,而孙子辈的牌技却是和同伴嬉戏玩耍时不经意练就,连最小的婴孩,被长辈沉甸甸地抱在手里,探出头去看着家门口牌场上的言笑晏晏和风云变幻,口水亮晶晶地从小嘴巴里留下来。大街小巷,高楼平房,扑克的故事,像是一颗种子,从稻田里,从水泥中,从绿叶下,从流水中,从白发里,从垂髫中,从烈日下,从月光里生长出来,成长为参天大树。  没有麻将的清贵气,一盏灯火,一点茶水,一块平坦的区域,便是扑克局全部所需。正因为如此,扑克被赋予了更加平民化的意义。它可以不择场地,一桌四椅,高灯华屋可开张,田头地角平石为板席地而坐亦可玩之,若有极高的兴致,汽车车厢也是酣战之场;在人数上,四人作伴最佳,两人三人甚至五六人同样可以凑合成局;一副扑克牌虽有五十四张之定数,根据花样繁多的游戏规则,一副可打,两三副也可打,若缺上几张,同样可以将就;而最重要的是,这种消遣无人不会,也无人不喜,既非赌博,输赢高下便可一笑了之,绝没有身心俱疲你死我活的难堪。  而当我抛开它带来的诱人收入,抛开它成为那一点茶余饭后的谈资的欢乐,抛开它一切一切的优点,扑克对我而言,是那人人争相回望的往日时光,是从童年时期就培养起来的生活日常,是年节时候热热闹闹齐聚的团圆气息。更是身在北京的夜晚,从让人心慌的黑暗里醒来,被寂静孤独拖住躯壳的那一刻,所有的感官牵动着记忆,我回想起来的,温柔故乡。

  • 图片新闻

    摘要:图片新闻

  • 潮汕文化

    摘要:潮汕文化   我来自潮汕,我是一枚潮汕人。  三江汇流,群山环绕,海天一色,在潮汕平原上,孕育着一代代潮汕人民,抒写着一个个精彩的故事,奏响一曲曲荡气回肠的华章。潮汕人的祖先们,为了躲避战乱,从中原、关东,千里跋涉,来到了这个被称作“省尾国角”的地方,带来了中原先进的文化。在与本地文化的交会中,形成了独特的潮汕文化,由于地理偏僻,潮汕地区的文化能得以在纷乱的时局中较好地保存下来。潮汕话中的某些词句,与师承古汉语的日语十分相近。潮汕地区的特色小吃“打冷”(海鲜冷拼盘),在唐代前一直是汉家皇宫贵族的一种烹饪技巧,而这种烹饪方式,在时代流逝中仅在潮汕地区完整的保存下来。  谈起潮汕文化,一定要谈起两种事物:茶与潮菜。  茶,是鮀城的生命。清晨,海浪卷携着爬上岸滩,东升的太阳穿过骑楼的缝隙,在街头茶摊的茶盘上,映下琥珀色的光斑。鮀城,在悠长的沏茶声中苏醒。民国时代存留的楼宇那斑驳的墙面上,点缀着南方潮湿天气所特有的黑斑。街头汽车的喇叭声,街边小摊的油锅里炸着的粿(面制品)的滋滋声,老妈宫敲响的悠长的钟声,汇聚一起,杂乱却又令人感到亲切。在其中,缺不了的,是茶,潮汕地区每年要消耗3000吨茶叶,潮汕人没有茶就如同没有生命。潮汕功夫茶,就是国内茶艺中那顶璀璨的皇冠。由于很好地保存了宋代的茶文化,潮汕的茶文化更加的古色古香。潮汕,拥有多座海拔2000米的山,丘陵地貌给了茶良好的生长空间,潮汕地区的茶叶,相比于其他地方,味苦,却十分悠长。冲茶是每个潮汕家庭的必修课,洗杯,烫茶,巡茶,沏茶。一气呵成,留下了沁人的茶香。喝茶时茶配必不可少,不同于广府地区的茶点,潮汕地区的茶配,不必追求华丽,只求在口腔中,让那些饼的面香,和茶所特有的苦涩去撞击、融合,去给予人们来自味蕾的舒惬。茶,不仅是人们饭后的消遣,更是游子们在海外排遣孤寂的高汤。潮汕地少人多,潮汕人讨海为生,广阔的海洋赋予了潮汕人闯荡的勇气,澎湃的潮水推动着红头船走向四方,“有海的地方就有潮水,有潮水的地方就有潮人”,潮汕人遍布全球,并在那里扎根生长,但,月亮还是故乡的圆,每当思乡心起,一杯单枞茶,一盘地豆,足以告慰自己空寂的内心。  美食,是潮汕的灵魂,“食在广府,味在潮汕”。潮菜,作为中华菜色中最精致的烹饪菜肴之一,如同一坛美酒,回味悠长。《舌尖上的中国》导演陈晓卿曾经说过:“潮汕是中国美食的一个特别宝贵的孤岛,如果一个中国人说他是美食家却没去过潮汕,那他不算是真正的美食家。”去过潮汕的人大概都会承认,这是一个美食圣地。简单精致,是潮汕菜的标签,这些年火遍中华大地的“潮汕牛肉火锅”,一锅清汤,几叠沙茶酱,几盘牛肉,就可以让无数吃货流连忘返。奥秘在于,牛肉必须在牛宰杀后3小时内上桌,使得鲜美的肉质,能在熬过牛骨的汤水中被牢牢锁住,简致的锅底让牛肉褪去铅华,却又不会喧宾夺主,没有北方菜浓稠酱汁的浓墨重彩,也没有东北菜的豪气,只有精致、简单,在清淡中将牛肉那丝滑的口感融入口中,在精致中让我们的大脑充满震撼般的共鸣。精致、简单,就如同生命密码,深深地嵌入了潮汕人的灵魂。以早餐为例,广府人和潮汕人都对早餐十分重视,但不同于广式早点的大排场,潮汕早餐,核心只有一碗小小的粥,和几盘配菜,但粥的质量,决定了一个早晨的元气值。不同于广式粥,潮汕粥要求用砂锅熬煮,特别注重炉火火力的大小,掌握正确的火候,是赋予米粒蕴涵和灵魂的点睛之笔,当米粒裂开,米汤开始高唱时,一碗美味的粥,就即将走上美食的舞台。  爱喝茶,好烹饪,这仅仅是潮汕厚重文化中的冰山一角。作为“东方犹太人”,潮汕人精明、擅长经商的形象已经深入人心,但更重要的,是潮汕人敢于闯荡、敢于拼搏、团结互助,“爱拼才会赢”正是潮人的生动写照。  傍晚,夕阳的余晖映红了半边天空,潮起潮落,海边的礁石上,掠过几只海鸟的身影,在走过几千年的蹉跎岁月后,潮汕文化仍像那浪花,勇立潮头,像那褐色的茶,回味悠长。3

中国政法大学 版权所有 

北京华文科教科技有限公司仅提供技术支持,图文与本公司无关

京ICP备12019430号-7

本期已有9570次访问,全刊已有9302581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