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法大学

报刊:《中国政法大学校报》

内容搜索

标题导航

  • 重回昌平听课的两个月

    摘要:两年前,毕业前夕,我和龙哥站在A段前,朱老师对我们说:“研究生阶段学得怎么样取决于本科时的水平,我不相信一个本科学得不怎么样的人经过研究生三年之后会有大的提升,一般情况会是...

  • 迷失的人迷失了

    摘要:放下手中晦涩的《MarketWizards》,拿起村上春树的《偶然的旅人》,萦绕心头许久的淡淡的寂寞、哀伤甚至绝望,倏地一下便如泼墨般释开,浓浓地映在心头,久久不能释怀。昏...

  • 翩翩不再少年路

    摘要:槐花已落,莲花将尽。银杏蹁跹在九月试穿金装,于是,人们说,秋来了。秋来了,还会走,四季交叠,一如人生铺展。那么,夏天是过去了吗?夏天,这个夏天呵,这样一个以为永远都没有尽头...

  • 法大百科

    摘要:(一)拓荒者的足迹1983年,改革开放使中国的经济建设取得了重大的发展。党中央、国务院十分重视教育工作,把教育作为实现党的十二大提出的战略目标的重点之一。为了适应社会主义经...

放大 缩小 默认

法大百科

   期次:第647期      查看:400   

  (一)拓荒者的足迹1983 年,改革开放使中国的经济建设 取得了重大的发展。党中央、国务院十分重 视教育工作,把教育作为实现党的十二大提 出的战略目标的重点之一。为了适应社会主 义经济建设新局面的需要,加强社会主义法 制建设,加速发展法学专业的教育是不可或 缺的重要环节。在这一特定的历史条件下, 在党和政府的关怀下,在广大法律工作者和 法学教育工作者的大力支持下,中国政法大 学应运而生。她的成立,是我国日益发展着 的法学教育事业的一个重要标志。
  中国政法大学的筹建工作是在彭真、陈 丕显同志的直接关怀和领导下进行的。1980 年,主持中央政法委员会工作的彭真同志提 出要设立中国政法大学,胡乔木同志也对办 政法教育非常支持和关心。1982 年,经邓小 平同志提议,中央明确指示“要抓紧筹办中 国政法大学,把它建成我国政法教育中心”, 1982 年2 月,国务院批准了中国政法大学 的筹备工作计划。10 月,经中央组织部批 准,由刘复之、邹瑜、张百发、陈卓、叶子龙、 云光组成了筹备领导小组。
  1983 年2 月,中央任命了大学的领导 班子。司法部部长刘复之兼任大学校长,司 法部党组成人员陈卓任党委书记,云光任党 委副书记兼第一副校长,余叔通任副校长。4 月,国务院批准了司法部关于成立以北京政 法学院为基础的中国政法大学。
  根据当时的建校方案,中国政法大学的 总规模为7000 人(学生)。学校实行一校三 院制:以原北京政法学院为基础成立本科生 院,规模5400 人,学制4 年,当时有1600 人;以原中央政法干校为基础建立进修学 院,规模为1200 人,培训对象为政法各部门 处级以上干部;成立研究生院,主要是培养 政法教育的师资,当年教育部批准招收硕士 研究生125 人。1985 年设立中国法制史博 士点,由张晋藩教授为指导教师。学校当时 有教授8 名,副教授54 名,讲师199 人,总 共有教师260 余人。校部暂定在原北京政法 学院,新校址暂定在大兴黄村卫星城。
  经过积极筹备,1983 年5 月7 日上午, 天气晴朗,风和日丽,中国政法大学成立大 会在公安部礼堂隆重举行,1000 多名师生 员工参加了大会。当时任中央书记处书记的 陈丕显、胡启立等中央领导同志出席了典礼 并发表了讲话。下午2 点30 分,在锣鼓声、 鞭炮声和乐曲声交织的欢快气氛中,由毛泽 东同志于1949 年题写的中国政法大学校牌 披着鲜亮无比的绸带花穿过情绪高涨的人 群挂在了学院路41 号院的东门口。北京政 法学院成为了历史。
  1983 年6 月7 日,由《政法院讯》、《北 京政法学院校刊》发展而来的中国政法大学 校刊正式发行。
  1983 年8 月,司法部批准成立了中国 政法大学学位评定委员会,委员会由云光任 主席,委员有:余书通、曾炳钧、程筱鹤、欧阳 本先、张杰、江平、朱奇武等13 人。
  1983 年12 月,教育部、司法部提出了 中国政法大学要以法学为主,多学科综合性 办学的方针。为了贯彻中央“办成全国政法 教育中心”的指示,学校最终确定了“立足本 科教育,办好研究生教育,发展成人教育,多 方兼顾,均衡发展”的办学道路。
  1984 年1 月,经校党委批准,中国政法 大学校务委员会、学术委员会、体育运动委 员会、图书馆委员会、学报编辑委员会成立 并开始工作。1983 年,本科生院实行教研室 主任负责制,把提高教学质量放在第一位; 1984 年12 月,因刘复之同志调任公安部部长,由司法部部长邹瑜同志兼任中国政法大学校长。同年,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正式成立;学校教改工作正式起步,经多方讨论,初步定位一部三系,即基础部、法律系、经济法法系和政治学系。
  1985 年,学生开始分系上课,此后不久,教育部、司法部批准学校增设经济法、国际经济法、思想政治三个专业,试办政治学专业,学制均为四年。
  在研究生教育方面,1983 年,学校已招收研究生126 人,分布在16 个专业。为克服师资不足的困难,学校大胆改革,把个人导师制度改为导师组集体与个人结合指导,学校从兄弟单位聘请70名教授、副教授和具有丰富领导经验的领导干部担任兼职教师,与本校教师结合组成了16 个专业导师组和3 个公共课教学组,发扬了各家所长,开国内先风,受到司法部的高度评价。
  1984 年底,学校面向社会招考博士生, 录取中国法律制度史博士研究生3 人,这是 新中国自己培养的第一批法学博士生,他们 是:怀效锋、朱勇、郑秦。10 年后,他们均成 为中国法学界颇有影响力的知名学者和中 国政法大学教学管理的中坚力量。
  1985 年9 月20 日,中国政法大学双学 士班(第二学士学位班)开学,从此,中国政 法大学开始了第二学位教育。
  由于文革的影响,中国政法大学在学院 路的校址在1983 年前后仅剩了150 亩左 右,远远不能满足中国政法大学作为中国政 法教育中心的需要。经多方面综合考虑和协 商,1984 年,中国政法大学最终放弃原在大 兴建校的方案,而选定在昌平择址建新校, 拟定征地557 亩,建筑面积15 万平方米。
  中国政法大学的建设得到了有关部门 的高度重视和关怀,1985 年底,15 万平方米 的校园总体规划被列入了国家“七五计划” 重点工程项目,要求在3 年内建设完成,为 加强对基建工作的领导,还成立了以中央政 法委员会副书记刘复之、北京市副市长张百 发为首的建校领导小组。
  1986 年5 月13 日,在中国政法大学成 立三周年之际,邓小平同志欣然提笔,为中 国政法大学题写了校名。
  6 月7 日,在中国政法大学昌平新校工 地上举行了隆重的新校奠基典礼,乔石、雷 洁琼、刘复之等出席了典礼,人民日报、光明 日报、法制日报等新闻媒体对典礼进行了报 导。新校的奠基,标志着中国政法大学开始 了新的创业,将开始新的飞跃。
  1987 年7 月,新校第一期工程完工, 昌平校区初步具备了教学配套功能。9 月, 当年录取的800 名本科生和700 名大专生 到昌平校区报到,并于9 月22 日在新校举 行具有历史意义的新校首次开学典礼;当时 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的陈丕显同志、 彭冲同志及中央中共政法委书记刘复之同 志等领导参加了开学典礼并发表了重要讲 话,这也标志着学校走上了两地办学的道 路。
  1988 年上半年,研究生院开始实行硕 士研究生筛选制,将竞争激励机制引入研究 生教育领域;7 月,司法部党组对学校领导 班子进行了重大调整,由杨永林担任党委书 记,江平任校长,并实行党委领导下的校长 负责制。
  1989 年后,受政治风波的影响,学校的 改革陷入了停顿状态,但是经过反思的中国 政法大学师生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投入到学 校的改革和建设中。1991 年12 月4 日至12 月7 日,中国政法大学第二届教职工代表大 会暨第八次工会会员代表大会在昌平校区 举行,审议通过了《中国政法大学十年发展 目标和五年工作计划纲要》,提出了学校十 年的总目标是:在本世纪末党和国家关于把 中国政法大学发展成为以法律为主,政治、 经济、社会多科系的综合大学,成为我国政 法教育、法学研究中心和法学图书资料信息 中心的要求。
  1987 年,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研 究生院开始招收国际经济法专业和刑事诉 讼法专业博士研究生,指导教师分别为汪暄 和陈光中,1991 年11 月,中国政法大学民 法专业被国家定位博士学位授权学科点,江 平教授为指导教师。为鼓励本科生努力学 习,1991 年,研究生招生开始采用推荐考试 与免试就读的双轨制,当年招收免试研究生 2 人。
  随着进一步改革开放,国家对涉外法律 人才的需求量日益增大,1989 年3 月,经过 一年多的充分准备,并经司法部批准,中国 政法大学国际经济法系成立。
  80 年代是一个豪情万丈的开拓时代, 就像昌平校园里的拓荒牛一样,永远奋进, 永远向前。我们应当记住记住这些开拓者的 名字:曹海波,1979 年3 月到1982 年12 月 担任北京政法学院党委书记兼院长,他是复 校后北京政法学院第一任院长;刘复之,原 司法部部长,1983 年担任更名后中国政法 大学首任校长;邹瑜,原司法部部长,1984 年12 月至1988 年6 月兼任中国政法大学 校长。
  (二)路漫漫而探索不止1990 年,昌平校区的各项设施基本建 设完成,88、89、90 三个年级的本科生、大专 生全部在新校区学习生活。1991 年初,学校 决定,当年暑假后将学校工作的重点转移到 昌平校区。8 月底,学校办学主体和工作重 点转移到昌平校区,校系的指挥首脑、机关 职能部门迁移到昌平校区,学校的重大活动 及学校对外交往、联系均在昌平进行,使昌 平校区成为办学的主体和指挥中心。9 月17 日,昌平校区图书馆举行开馆剪彩仪式,标 志着昌平校区基本建设的基本完成。
  1992 年5 月5 日,中国政法大学建校 40 周年庆祝大会在昌平校区礼堂举行。当 时,学校设有教研室38 个,其中教授27 人, 副教授99 人,讲师215 人,助教100 人。复 办后共培养学生11775 人,其中研究生922 人,本科生4217 人,大专生734 人、双学士 669 人,函授生4933 人,涉外律师300 人。7 月,根据司法部党组决定,常务副校长陈光 中被任命为校长。1994 年3 月,由于年龄原 因,陈光中、张晋藩等同志离开领导岗位,司 法部党组任命杨永林为中国政法大学党委 书记兼校长。在这之后的近十年中,学校在 教学改革、学生培养、软硬件设施的建设方 面都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1997 年1 月,为进一步提高学校的办 学能力,实现教育资源的优化整合,司法部 党组决定中国政法大学,中央政法管理干部 学院,中国高级律师、高级公证员培训中心 合并,对内成中国政法大学,对外保留中央 政法管理干部学院、中国高级律师高级公证 员培训中心的牌子。
  (三)把握契机 走向辉煌2000 年初,中国政法大学被列入独立 建制划转教育部管理的22 所普通高校之 列,从此学校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 期。
  2001 年9 月24 日,中共教育部党组及 教育部作出决定,任命石亚军为中国政法大 学委员会委员、常委、书记;任命徐显明为中 国政法大学校长,本届领导班子在广泛调研 和深入研究国内外高等法学教育发展规律 的基础上,根据学校的办学历史和现状,确 定了全面建设法科强校、加快推进学校各项 事业的现代化的战略方针。并在教学计划、 人事改革任命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大胆而 富有创新精神的改革。
  2001 年12 月,在原机构改革方案的基 础上,学校组织实施了新的校部机关机构暨 干部人事制度改革。通过改革,学校管理机 构数按学校规模和管理跨度确定为19 个, 原有的37 个处级单位压缩为22 个,校部机 关人员编制由原来的292 人压缩为197 人, 减幅分别达68% 和48% ,党政管理机构的领 导职数控制在了机构设置数的2.5 倍以内, 基本建立以服务中心工作为理念的权责统 一、职能优化的管理运行机制,改变了我校 校部机关机构重叠、权责不分,年龄老化、知 识结构不合理,因人设事,工作效率低下的 状况。根据新的办学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 在充分调研、论证的基础上,坚持有利于形 成我校人才培养的特色,有利于形成学科的 核心竞争力,有利于形成校-院两级管理体 制,有利于院(部)今后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制定了科学、适用的院系专业调整方案并于 2002 年6 月组织实施。当时我校共设12 个 院部和4 个教辅单位,基本建立起了以法学 学科为主、学科门类齐全的专业体系。这项 工作的结束,标志着我校多科性的办学格局 已经基本形成。
  2002 年,在政法大学迎来50 华诞之 际,学校领导班子对法大50 年的历史传统 进行了梳理,经过全校师生和校友的讨论, 凝练出了法大的四个传统:一、政法大学始 终和共和国的法制命运结合在一起;二、理 论联系实际,格物再致知;三、关心国家大 事;四、在曲折中发展,在艰苦中创业。最终 在这四种传统的基础上确定了“厚德、明法、 格物、致公”的校训。5 月5 日,学校在人民 大会堂隆重举行中国政法大学建校50 周年 庆典,江泽民主席、李鹏委员长题词表示祝 贺。江泽民主席的题词是:“弘扬法治精神, 培育法学新人”。李鹏委员长的题词是:“培 养优秀政法人才,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中央电视台、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等中央媒 体对庆典的盛况做了大篇幅的报导。
  2003 年,学校争取到了教育部仅在七 所学校试行的自主设立专业的办学权与在 22 所院校中试行的自主招生的权力,这两 项自主权,标志着学校在本科教育中的地位 得到大幅提升。
  2005 年9 月8 日,学校正式被国家批 准进入“211 工程”重点建设。9 月20 日,经 校长办公会议研究决定,我校正式成立“211 工程”建设领导小组,并设立“211 工程”建 设与学科建设办公室,负责我校“211 工程” 建设的监督、管理和实施工作。经过一个多 月的专家论证,教育部于10 月16 日发函批 复,通过了对我校“211 工程”建设方案及资 金使用预算的审核。至此,我校“211 工程” 建设全面启动。
  2007 年,法大跻身于全国三个拥有法 学一级重点学科的高校之列。
放大 缩小 默认

中国政法大学 版权所有 

北京华文科教科技有限公司仅提供技术支持,图文与本公司无关

京ICP备12019430号-7

本期已有5734次访问,全刊已有9337542次访问